韩国KF-21“猎鹰”战斗机自2022年首飞以来,便承载着韩国航空工业的雄心,旨在提升空军的整体战斗力,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作为未来战斗机计划(KF-X)的核心项目,KF-21在设计时便融合了先进的航空技术与韩国的军事需求。印度《欧亚时报》则指出,尽管KF-21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但其整体性能与中国的歼-35存在很明显差距,甚至与歼-20相比,差距更明显。或许,KF-21能够与中国的歼-10抗衡,但要达到中国先进战机的水准,仍需更多努力。
KF-21的目标是替换韩国空军中的老旧战机,如F-4和F-5,同时与F-35A形成高低搭配,填补中低端作战的空缺。2022年7月19日,KF-21在韩国泗川空军基地成功完成了33分钟的首飞,标志着韩国航空工业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然而,《欧亚时报》却指出,KF-21的技术水平仍难以满足第五代战机的标准。整体性能似乎更接近歼-10,而非更先进的歼-35或歼-20。
KF-21搭载了两台美国通用电气F414-GE-400K发动机,每台发动机提供62.3千牛的推力,总推力达到124.6千牛。虽然F414发动机在F/A-18“超级大黄蜂”上表现出色,但由于KF-21的起飞重量达到25.4吨,使得其在进行超音速巡航时面临一定困难。超音速巡航是第五代战机的一项核心特性,而KF-21的动力系统似乎更适合于4.5代战机的需求。
相比之下,歼-35则配备了两台具有推力矢量技术的WS-19“黄山”发动机,最大速度可达马赫2.0,具备更强的机动性和超音速巡航能力。歼-20则装备了涡扇-10B发动机,并有望升级至涡扇-15,支持更长时间的超音速巡航,动力储备也更加充裕。KF-21的动力系统在这方面显然处于劣势。
KF-21的另一个设计短板是其弹仓。该战机采用了半埋式的弹仓设计,仅能携带四枚空空导弹。由于弹仓暴露在机身外侧,增加了雷达反射面积,进而影响了其隐身性能。在隐身战机的设计中,弹仓的隐蔽性至关重要,暴露的武器不仅会增加被雷达发现的几率,还可能使战机在高威胁环境中生存的能力大打折扣。与之相对的是,歼-35和歼-20均采用了内置弹仓设计,歼-35能够携带8枚导弹,歼-20的侧弹仓更能在高速机动时快速发射格斗弹。这些设计使得歼-35和歼-20在隐身性能上更具优势。
隐身涂层技术也是KF-21的一个不足之处。与美国先进战机所使用的隐身涂层相比,KF-21的吸波涂层技术仍然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雷达截面(RCS)明显高于歼-35的0.01平方米。歼-20的涂层经过多次迭代,RCS值已达到极低的水平,歼-35也采用了更为先进的隐身涂层技术。正如黄东在文章中所说,隐身不仅仅是外形设计,涂层技术在战场上的隐蔽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较之下,KF-21在这方面明显存在差距。
KF-21虽然搭载了AESA雷达,但该技术在许多4.5代战机,如歼-10C等上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技术优势相对有限。与此相比,歼-35使用的镓氧化物AESA雷达具备更强的探测距离和抗干扰能力。而在速度方面,KF-21的最大速度为马赫1.8,而歼-35可达到马赫2.0,歼-20则能支持超音速巡航,表现出更强的性能。
KF-21的整体性能在某一些程度上更接近歼-10C,单价约为6500万美元,略高于歼-10CE的5600万美元。然而,考虑到技术和市场之间的竞争,KF-21的竞争力依然不足。其研发历程也充满了挑战,2010年,韩国与印尼签署了合作协议,印尼承担了20%的研发费用,换取技术转让和50架战机的组装权。但由于韩国在隐身技术上的积累不足,导致项目多次延期。
2021年4月,KF-21首架原型机成功出厂,2023年2月,双座型KF-21成功首飞,展现了韩国航空工业在这一领域的进步。然而,黄东指出,尽管在气动布局上有一定突破,但KF-21的隐身设计仍然未达到第五代战机的标准。其半埋式进气道和外挂武器的设计,无疑削弱了隐身效果。
KF-21的定位有些尴尬,虽然韩国希望将其与F-35A形成高低搭配,但实际上KF-21更适合于中低端作战任务,其性能与歼-10C的定位高度重合。2024年7月,韩国航宇工业公司(KAI)真正开始启动KF-21的量产,首批20架Block I战机的合同价值达14.1亿美元。2025年5月,第一架生产型KF-21将进入最终组装,计划于2026年交付给韩国空军。
韩国计划到2028年采购40架KF-21,以替换老旧的F-4和F-5战机。此外,KAI还计划推出KF-21 Block II版本,包括电子战型(KF-21 EA)和出口型(KF-21 SA)。但由于海军取消了航母计划,KF-21航母型(KF-21N)的研发也随之搁浅。
印尼作为KF-21的合作伙伴,原本承诺采购50架并在国内组装,但由于延迟付款和技术泄密等问题,双方的信任关系出现了裂痕。2024年,波兰有意加入该计划,并计划支付印尼拖欠的8亿韩元,成为新的合作伙伴。尽管如此,KF-21在国际市场上的前景仍然充满挑战,特别是在面对竞争对手如歼-10CE和歼-35时,韩国战机的市场占有率将受到一定挤压。2024年,巴基斯坦确认采购歼-35,进一步压缩了KF-21的出口空间。
总的来说,尽管KF-21未必能够与歼-35和歼-20相抗衡,但它对韩国空军的意义依然重大。而通过这款战机,韩国航空工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虽然仍需突破一些技术瓶颈,但未来在航空领域的竞争力不可小觑。
上一篇: 美六代机的鸭翼伤了太多人美网友“道歉”:这么多年错怪了歼20
下一篇: 1234代战机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