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伦敦乘火车到剑桥,虽是慢车,但正适宜仔细欣赏车窗外的景色——飞驰而过的满眼的绿色草地,像平整的天鹅绒,其间点缀着淡红或紫色小花,或是一派悠闲的牛群羊群。
出站后,人流迅速星散。我们步行从一条小路西行,不料竟走到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后园。
进入大门,沿着一条笔直的路往里走,道路两旁是绿色高大的行道树,两边是碧绿色的大草坪,一名工人开着锄草机在修剪草坪,清新的草腥味扑面而来。几只野鸭在草地上或跑或停地寻觅着,一派田园风光。走走停停间,一条河出现在眼前,我想,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剑河了?
剑河是乌斯河的支流,因在剑河上建有许多桥梁,故名剑桥,这个城市也命名为剑桥。剑桥也称康桥,是剑桥郡的首府。城市大部分建在剑河的东岸。13世纪,剑桥大学第一所学院彼得豪斯学院创办,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教育中心和世界闻名的大学城,被称为“英国唯一真正的大学城”。
进入校园看地图才知道,我们第一步看到的河the river Cam,音译为卡姆河。卡姆河在王后学院、国王学院、克莱尔学院、三一学院、圣约翰学院的后面蜿蜒流过。卡姆河上有许多漂亮的桥,最著名的有叹息桥、克莱尔石桥和“数学桥”。每一座桥都有许多动人的故事。克莱尔桥建于1639—1640年,是卡姆河上最古老的桥,桥上有14个装饰性石球,为什么其中一个石球缺失一部分?是当年大学方面不满意其建筑风格而拒绝支付全部薪金,建筑师为了报复而故意搞些小破坏形成了残缺的美?还是两名建筑师互相打赌而留下的千古遗憾?叹息桥建于1831年,据说剑桥大学的毕业考试很严格,平时不努力学习的学生不能通过考试,拿不到文凭,往往来到这里叹息、流泪,追悔莫及。因此学校将它定名为叹息桥,用以警示学生要勤奋学习。也有传说认为,之所以叫叹息桥,是因为校方总是让犯了错误的学生来到这里面对河水反省,类似我们的面壁思过。“数学桥”的传说在剑桥更是闻名遐迩。其官方名字是“木桥”,连接女王学院的两部分,不仅设计很复杂,而且整个桥体未用一根钉子和螺丝固定。后来有学生为探究这座桥的奥秘,把它拆开剖析后却无法复原,只好用钉子重新固定成现在的样子。
一所有历史底蕴的大学,有造型别致的大楼,有世界闻名的大师,有四季流动的河水,有形态各异的小桥,这些综合起来才产生绵延不绝的故事和传奇,才能长久地具有永恒的魅力。剑桥大学建校八百多年来,人才辈出,真正成为“启蒙之所和智慧之源”和近代学术文化中心,无数巨匠式科学家、人文学者和作家诗人在这里留下行踪。剑桥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台历,选取剑桥各学院历史上十二位最最优秀的人才,在月份牌上铭记着他们的荣光。入选者有:多才多艺又命运多舛的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物理化学家与晶体学家罗莎琳德•富兰克林;数学家、逻辑学家,破解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Enigma、被称为计算机科学和AI之父的艾伦•图灵;著名物理学家,被称为原子核物理学之父欧内斯特•卢瑟福;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与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伯特兰•罗素;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化学家、数学家、科学家、发明了卡罗式摄影法的发明者福克斯•塔尔博特;数学家、计算机之父查尔斯巴贝奇;人口学家、政治经济学家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物理学家、数学家艾萨克•牛顿;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散文家、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1904年至2021年,剑桥大学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一百多人,他们以各自独特的科学贡献改变了世界,影响了世界,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建立了一座座丰碑。
剑桥大学的建筑物大都厚重古朴,生命之河剑河默默地流淌着历史的记忆。在剑桥大学学习工作的众多人物遍布世界各地,他们浸润在这样的氛围,吸收了剑桥大学的素养和精神,再像一座座人桥延伸到各地,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痕,后人又在前人的脚印上叠印上一层脚印,就这样层层叠叠地构成了这所大学的全部历史。在校园里漫步,美轮美奂的大楼与一砖一石都有一种静穆的美感,好像能倾听到前人的声音,从中找到一种精神气质。而端详一座座静默不语的建筑物和寄寓传奇的桥梁,让人内心自然地升起崇敬庄严的神圣感。都有哪些人在校园内流连,从这些桥上匆匆而过呢?
剑河上一只只小船轻快地划过,船上年轻人的欢笑荡漾在河面。我看见了中国诗人徐志摩从河岸走来。他与剑桥大学的故事在现代中国人的心目中早已成为一个浪漫的符号和意象。
“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一个人就变气息,脱凡胎。”徐志摩对他在剑桥大学的求学经历充满了幸福的回忆。
徐志摩1918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银行学,1921年春转到英国剑桥大学读书。他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说:“我到英国是为要从师罗素。罗素来中国时,我已经在美国。他那不确的死耗传到的时候,我真的出眼泪不够,还做悼诗来了,他没有死,我自然高兴。我摆脱了哥伦比亚大博士衔的引诱,买船漂过大西洋,想跟这位二十世纪的福禄泰尔认线年徐志摩到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读书时,没有专修,是个随意选择听讲的特别生。
徐志摩因罗素而来,但在剑桥大学留下的却是文学的浪漫回响。受浪漫派诗人拜伦、雪莱与济慈的影响,他开始了新诗创作,也形成了追求“自由、平等、友爱”的政治理想。他因遇到林徽因而迸发的恋情与诗情,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佳话。他愿“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但这段感情无疾而终,永远凝固于诗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的小舟,从剑桥摆渡归来,舟载的是乡愁,是深情。他的兴趣由政治学转移到文学,是否实践了罗素的名言:“你能在荒度时间中获得乐趣,就不是荒度时间”,也许这才是他们跨越时空的心灵相通?
罗素生于1872年,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他1890年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数学,1894年毕业,1895年以《论几何基础》一文获得了三一学院研究员的职位,1901年发现了著名的罗素悖论。1918年因反对英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被解职。1920年,罗素受梁启超及讲学社邀请来华讲学。1920年10月12日,罗素和夫人勃拉克一道由香港抵达上海,开始了为期十个月的中国访问,10月31日抵达北京。梁启超于11月5日拜访了罗素,罗素随后在北京大学开始系列演讲《哲学问题》,北大师生发起成立了“罗素学说研究会”,并创刊《罗素月刊》。
实际上,在来中国之前,罗素有关社会改造的主要论著已被译介进来。罗素到访时,正是五四后期社会改造和社会主义思潮方兴未艾之际,罗素抵华伊始即被中国知识界期许为指导改革的“社会改造家”。他巡回讲学,足迹遍布上海、杭州、南京、长沙、北京、保定等地,做了大大小小几十场演讲,在当时造成了很大轰动,“罗素热”风靡全中国,知识分子们如饥似渴地阅读、翻译、介绍罗素的著作,报纸杂志竞相刊登罗素的讲演录,甚至连精明的商人们也巧用“罗素之名言”大做广告。1921年3月,罗素游览长城之后,感染肺炎住院治疗,日本新闻媒体报道了罗素死亡的消息。徐志摩听说后写了悼诗。但罗素一个月后脱离了危险,又休养了三个月。1921年7月6日,罗素做《中国到自由之路》的告别演讲。7月7日,梁启超、蒋梦麟等二十余人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饯别罗素夫妇。7月11 日,罗素至天津乘船赴日本。
罗素访华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中西哲学文化就此真正相遇,中国文化界学术界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的变化,为现代思想的演进打开新的一页。中国知识分子借着罗素这样的桥梁,从思想上走向世界,打开了瞭望世界的窗口,发现了迥异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因子。徐志摩非常崇敬地说:“罗素的思想言论,仿佛是夏天海上的黄昏,紫黑云中不时有金蛇似的电火在冷酷地料峭地猛闪,在你的头顶眼前隐现!”
牛顿曾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工作,校园内那一座著名的“数学桥”,就是对牛顿最好的纪念。相传这桥是牛顿设计并建造的,但据后人考证,牛顿是不可能建造这座桥的。牛顿1727年去世,而数学桥建于1749年。这个传说证明了剑桥人对牛顿的喜爱。校园里绿树成荫,我没看到那棵引发他产生万有引力灵感的著名的苹果树,但牛顿开创的科学探索精神慢慢的变成了他的重要象征。我也没看到牛顿的塑像,记得大英图书馆入口处有一尊牛顿像:那不是通常的正面半身像,牛顿坐在一个石座上,弯腰俯身,左手持圆规,右手支地,似在专注地工作……如果那棵苹果树还在,应该长成了沉思的老树的精灵。
这位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中学时代即开始写诗的青年人在剑桥大学就读时,掌握了英、法、德等国语文,其思想深受尼采、叔本华的影响,创作则受卡夫卡和爱伦•坡等人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文学风格。他的小说以新颖奇特的构思或幻想的情节,在东方异国情调的背景中出现,因而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成为超现实主义在拉丁美洲的另一种模式。他后来被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知名大学授予名誉博士称号。“作家们的作家”,是人们对博尔赫斯的至高评价。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认为:“如果有哪一位同时代人在文学上称得起不朽,那个人必定是博尔赫斯。他是他那个时代和文化的产物,但是他却以一种神奇的方式知道怎么超越他的时代和文化。”博尔赫斯的小说《莎士比亚的记忆》也许是他对英国留学的精神回馈。
狄金森也是剑桥大学的优秀学者,毕业于国王学院,在剑桥执教三十年,是一位贵族式的人文主义者。1912年,他到印度、中国、日本考察,著有《论印度、中国、日本文明》。他在中国期间十分欣赏中国的儒家文化。据说特意定制了中国式长袍马褂。徐志摩由伦敦政经学院转到剑桥国王学院时,就是请他帮忙的。他的学生瑞恰慈,1929年经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的邀请来华讲学。罗家伦在就任清华大学校长时所作《学术独立与新清华》的演讲中指出:“我们停止旧制全部毕业生派遣留美的办法,而且要以纯粹学术的标准,重行选聘外籍教授,我们既是国立大学,自然要研究发扬我国优美的文化,但是我们同时也以充分的热忱,接受西洋的科学文化。站在中国的方面,请西方著名的第一流不是第四五流的学者‘来教’。”“罗致良好教师,是大学校长第一个责任,借才异地,请人家来,开风气,而不是来‘为师’。现在风气已开,多来为师几年,不但训练我们的学生,而且辅导我们的教员。”
这种理想的人才交流方式是双向的,互动的。瑞恰慈受邀来清华大学时,身份是剑桥大学英文系讲师。受教于瑞恰慈的钱钟书1935年考取了国家公费留学资格,到英国牛津大学留学。瑞恰慈的学生燕卜荪1937年来北京大学任教,受教于燕卜荪的王佐良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研究生。中西学术文化的正常交流,逐步改变了中国现代教育的面貌。
叶公超1924年获得剑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8年3月,诗人徐志摩创办《新月》月刊时,叶公超是新月派成员之一。叶公超因为英国获识英国著名诗人与评论家艾略特,后来在《清华学报》上发表《爱略特的诗》成为中国介绍艾氏诗与诗论的先行者。萧乾1942~1944年在剑桥大学读英国文学系研究生。1944年后任《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兼战地记者,曾到莱茵河前线、柏林和纽伦堡法庭进行采访。回国后在《大公报》任国际问题社评兼复旦大学新闻系及英文系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往来于欧美两洲,采访联合国成立大会和波茨坦会议,留下了一系列新闻特写报道。
清代外交家、首任驻英公使郭嵩焘于光绪三年(1877)受命出使英国时,在日记《使西纪程》中称牛津Oxford为“阿斯福”,意译Ox为牛,ford为津;称剑桥为“刊比里治”,则是半音半意译,Cam取其音,剑或康,bridge取其意,作桥。桥的功能是过渡、津梁,剑桥大学作为世界著名的研究性大学,也作为自然和人文之桥,承载着东西方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任,而在茫茫时空中架起的人桥,与其时代交光互影,构成了人类文明灿烂辉煌的历史长链,凝聚着这所世界性大学真正的气度和灵魂。
于淑敏,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审。1990年研究生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先后在郑州航院、河南日报社从事报刊编辑工作。业余研究中国出版史及出版人物,编注《陈原序跋文录》(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近年在《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出版科学》《中国出版史研究》《出版史料》等报刊发表十多篇文章,间或发表散文作品。
上一篇: 河南大学校训:明德新民 止于至善